1933年兰州老照片:城墙固若金汤,光头男子守钱箱发呆
发布日期:2024-06-09 20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兰州,钟灵毓秀历史悠久,她的建城史长达2000年之久。兰州之名,始于隋代,清康熙时为甘肃行省的省会,1941年设兰州市。

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。滔滔黄河水穿城而过,被誉为“黄河明珠”。

一座城市,因为有历史而厚重。那么,过去的兰州,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

笔者收集了20多张兰州老照片,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。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,为提升观感,上色并修复了清晰度。史海浩瀚,老照片搜集不易,值得珍藏!

30年代,雄伟壮观的兰州城,城高池深固若金汤,城墙下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。兰州,西陲重镇,古称金城,取自“金城汤池”的典故。

史料记载,兰州城墙始建于北宋,明清时期不断扩建。到了1890年,兰州城墙最终定型。兰州郭城周长有18里,内城周长6里,城墙高11米,看上去非常壮观。

过去的兰州,内城有四座城门:承恩门(东)、崇武门(南)、永宁门(西)、广源门(北)。外郭有9座城门。如今,雄伟的兰州城墙,只剩下了外郭的广武门和一段20米的城墙。

照片中,瓮城外是一个小码头,停着一些木筏和羊皮筏子。有几名当地人走下河堤挑水。还有的人站在水里清洗马匹。

30年代,兰州城内街上,有江湖艺人在卖艺。精彩的表演,立刻引来不少人围观。

他们坐在路边商铺门前的台阶上观看表演。一名卖小吃的流动摊贩,也把小吃挑子放在地上,饶有兴趣地观看表演。摄影师举起相机,拍下了富有生活气息的一幕。

30年代,兰州城内街道情景。街道不是很宽,两侧是商铺,都在开门营业。

街道尽头是兰州的城楼。街上人来人往,头顶上方拉着广告条幅。可见,当时的西北重镇兰州,商业氛围浓郁。街上人们身上的民国服饰,瞬间让画面有了年代感。

在去黄河边的土路上,摄影师遇到了一名当地男子。他肩上扛着一个很大的羊皮筏子,准备去渡河。

羊皮筏子,是黄河沿岸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,也是一种水上运输工具。说起来,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了。十几个吹得鼓囊囊的羊皮,固定在木筏上。既可载人,又可载物。

说起雷坛河,是兰州人无法割舍的一条河。它位于兰州城边,是黄河的一个支流。过去的雷坛河水量丰沛,沿河矗立着几十座水磨。如今,雷坛河早已干涸,成了一条没有生机的河流。

雷坛河上有一座木制拱桥,叫握桥,也叫西津桥或卧桥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。桥长27米,跨度22米,高4.5米。"虹桥春涨"为兰州古八景之一。

在兰州街头一家五金店门口,一名女子坐在板凳上。她一边抱着怀里的孩子,一边照看生意。

店门口的墙根处,摆放着各种烛台、厨具以及锁具等。看到有个外国人拿着相机对她拍照,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。

这条横跨在黄河之上的铁桥,就是“黄河中山大桥”。该桥长234米,宽7.5米。建成于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有"天下黄河第一桥"之称。

起初叫"兰州黄河铁桥",后来才改名为"中山桥"。为了保护这座国家重点文物大桥,该桥已于2013年起禁止机动车辆通行。

见到这样的几十米高的巨型装置,你一定非常震撼。这场面也只有在史诗级电影中才会出现。这就是位于兰州黄河边上的水车。水车下有不少女子在洗衣服。

水流带动水车转动,随着水车的转动,将低处的黄河水提灌到高处的水槽里,再流到岸边的田地里,灌溉庄稼。兰州更被誉为“水车之都”。不得不赞叹,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。

30年代,一些兰州当地人,挑着水桶下到黄河边上取水。千百年来,黄河静静地滋润着兰州儿女的心田。兰州人的生活离不开黄河。

黄河水量充沛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,我们的先民们很早便定居在这里。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,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,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,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

黄河边上,三个孩童坐正在一个羊皮筏子上。他们自幼生活在黄河边上,从小便与羊皮筏子打交道。别看他们年纪不大,但已是非常出色的水手了。

常年的风刮日晒,加上生活的磨砺,他们看上去非常乐观。看到有摄影师拍照,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朴实憨厚的笑容。

这张照片,拍摄于兰州乡下一个村落。村子不大,一条小路两旁,是低矮的民居。村子后面是低矮的山坡。

这里的大部分建筑,都是泥坯结构,街道两旁是商铺,门口撑着遮阳棚,木杆顶部悬挂着各种幌子。仔细看,在一间民房的顶上,竟然站着一个身穿黑衣服的人,正朝这里张望。

30年代,甘肃兰州街头,一名光头男子坐在街角,守着一个铁丝网做的带开门的方形笼子,里装着不少纸币和硬币。男子一只胳膊搭在笼子上,左手拿着一个茶壶。墙角挂着一个小牌子,上面写着“兑换证”,你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?

这是兰州黄河边最常见的景象。一名男子坐着羊皮筏子正在靠岸。岸边一条板凳上,一名乘客正在等待乘坐羊皮筏子渡河。岸边还放着两只黑色的充满了气的牛皮。在过去,羊皮筏子是兰州人最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。

在一座寺庙里,一名小男孩,看上去年纪不大。他身穿棉袍头戴礼帽,站在一座砖塔前焚烧香火。地上的竹篮里,装着一些香火纸钱。看到有外国摄影师拍照,他转过头好奇地看着镜头。

30年代,位于甘肃兰州郊外的一座碉楼。这座碉堡建在一条大路旁,有一二十米高。

碉堡的墙壁由泥土夯实垒砌而成,底部建有六边形的台子,顶部设有垛口,茅草屋顶可以遮风挡雨。站在碉堡上,四周情况尽收眼底,能起到警戒和防御的作用。

30年代,在兰州城内的新生书店门口,聚集着一群喇嘛。在他们中间,站着一名军人模样的人,好像正在检查什么。

这一举动,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围观。他们好奇当地站在旁边,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。从照片看,兰州人的个子普遍都很高,身材魁梧。

这是兰州中山桥桥头景象。桥头矗立着一座三间四柱牌楼,门楣上有“中山桥”字样。仔细看,桥上有几名站岗的士兵。桥头附近道路两侧,建有一些商铺,都在开门营业。

可以说,中山铁桥,见证了兰州的历史变迁。如今,中山桥已不再是这座城市的唯一通道。但她在兰州人心目中的位置一直没有变。

这是位于兰州郊外的一个小型砖瓦厂。一名制砖师傅,正在将制作好的砖胚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晾晒。土墙边,整齐码放着已经晒干了的砖坯和瓦坯。

在我国西北地区,砖瓦房是最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。因此,当地的砖瓦厂生意都很好。

30年代,兰州当地几名女子,背着几个包裹,来到黄河边洗衣服。自古以来,兰州人的生活就离不开黄河。那时候的黄河水,看上还是比较清澈的,没有现在这么黄。

兰州,是我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。黄河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灌溉等水源。黄河水奔流向前,似乎在倾听这都市的喧闹,又似乎在诉说着不息的轮回。

30年代,位于兰州白塔山上的白塔,因塔下有白塔寺而得名。塔身为八面七级,高17米。始建于元代,后来倾废。明朝时又进行了重建。

1958年,白塔山辟为公园。那里环境幽静,空气清新,成为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如今,这座巍然屹立了几百年的古塔,俨然是兰州的象征之一。

这天,外国摄影师出现在兰州一座城门前,立刻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。有大人也有小孩子。

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外国人,对于他手里拿的相机,更觉得很好奇。外国摄影师风趣地和他们打招呼,一开始没人听得懂,经过翻译的解释,大家都明白了,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30年代,在兰州街头,一名流动理发师正在为顾客理发、修面。这是一种传统职业,他们挑着担子,走街串巷。担子一头装着理发工具箱,另一头是火炉脸盆。只要有人需要理发,他们可以随时停下来,拉开场子就地为顾客理发。

兰州城外一条狭窄的山路,一面是陡峭的山体,一面是万丈深渊。小路的尽头,是一个人工开凿的隧道。如果没有这个隧道,这里的人们要翻越好几座大山。照片中,一名男子牵着马匹正在进入这个隧道。山上光秃秃的,没有什么植被。

写在最后:回看这些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兰州老照片,好似穿越了时空。照片里的每一条街道,每一张面孔,都是那么的鲜活。

90多年的兰州,城市和人文风貌令人惊叹。如今的兰州,是甘肃的省会,亚欧大陆区中心城市之一。经济繁荣,百姓安居乐业。我们相信,兰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!